[育儿心经] 为什么中国父母总是这么焦虑?

[复制链接] IP属地:江苏省宿迁市
kew

0

主题

0

回帖

10

积分

游客

积分
10
发表于 2020-4-15 16:16:21 | 显示全部楼层 |阅读模式

很多父母都清楚自己为孩子做得太多了,却不知道如何停下来。尤其是年轻父母,他们既不想重复父辈的育儿经验,又知道环境变得更加复杂了,希望孩子有更多应对未来的能力。

思考和实践层层加码,生活的质量难免都受到了影响。

但樊登说,“如果管教孩子很焦虑,那一定是你错了!”在他看来,像所有生命体的成长一样,养育孩子本来应该是家庭生活里美好的风景。

疫情期间,他陪12岁的儿子嘟嘟,度过了一段平淡但也很珍贵的日子。


w3.jpg

< 01 >
“父母管得越多,孩子的自觉性就越差”

疫情在家期间,我发现很多好玩的事。有个朋友的女儿,比嘟嘟大两岁,在家里做凉皮,很成功,然后她妈第二天做就失败了;我们家也是,嘟嘟自己搜配方烤蛋糕,他奶奶一做也失败。原因是这帮孩子是严格按照菜谱一步一步来,加上现在的工具好用,就很容易成功。而大人们相对傲慢,经常忽略里边的步骤,最后状况百出。小孩子学习基本上就是模仿,而且学习力很强,很快。

w4.jpg
嘟嘟自己搜索教程做蛋糕。

嘟嘟喜欢用手机听英语歌,有的歌词特别长、特别复杂,他为了能唱出来,慢慢就把那些句子、语法都搞明白了。但很多家长会说“听什么歌 ,赶快写作业”,觉得浪费时间。他们把学习当作负担、自己不爱学习,才导致说起学习时的口气,跟说起玩儿是不一样的。这种东西也会影响到孩子对学习的看法,觉得学习是个糟心事。


在疫情这段时间停下来,大家放缓一点,其实挺好的。就别在家里再搞得鸡飞狗跳的,天天逼着孩子写作业什么的。他完成不了作业,就让他自己去面对老师,自己去解决。父母管得越多,孩子的自觉性就越差。

< 02 >
“孩子的起跑线,是父母的认知”

我们过去一直有一句话,叫“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”。这句话有道理,但要看你怎么理解起跑线。如果把起跑线理解成培训班、营养素、体育特长,那可能就错了。孩子的起跑线就是父母的认知水平。如果父母根本不懂得一个生命是怎么成长的,不懂这些规律,就一定会做错。


所有生命体的成长,都是一个“复杂体系”。复杂体系就是无法模块化拆分、没有清晰的因果关系。比如给你200个亿,也许你能建很多楼,但你做不出一个文艺复兴来。因为文艺复兴的出现,是生命体因缘际会到一定时候涌现出来的。但很多父母会把教育小孩当做组装一部车,语文、数学、英语这般放在一起衡量,这是用“简单体系”的方法,来做“复杂体系”的事情,方法越使劲,事情就错得越厉害。


w5.jpg

电影《奇迹》,讲几个孩子的冒险之旅,他们心怀希望,便会自己摸索着长大。“想想要是每件事都得有意义,你会窒息的”。重要的是保有生命的热情。


最后,孩子可能成绩很好,但人本身会有缺失,因为他没有内在的灵魂。大量的孩子,就是长到高三,除了做题别的一概不管,考上大学就开始放弃学习。这其实是用他们一生的平庸和没有安全感,来向父母们证明——你们当年错了!就像我们自己 ,从小孩长到今天这样,你能说清楚是哪件事、哪个辅导班让你成为这样的人吗?有很多名人学生时代成绩那么差,后来都干得挺好。


所以,核心是让孩子长得像个人,而不是像个机器。是保护孩子让他的生命力别丢失,让他爱自己的生活,爱别人,让他有耐挫性,能够享受奋斗的过程,这才是一个生命应该具备的东西。你只要把这个东西教给他,至于什么时候写作业、哪门功课好一点差一点、上国际学校还是公立学校,根本不重要。只要他将来在心里边热爱他的人生,他怎么着都行。


w6.jpg
疫情期间,樊登和嘟嘟在家各自看各自的书。

现在教育出现的问题就是把复杂系统的问题用简单系统的方法解决。我的方法是:不用管那么多,早早跟孩子建立感情、建立信任,有了这套东西以后,不用管他。

< 03 >
“父母是最爱孩子的人,但可能也是对孩子伤害最大的人”

有些家长之前读了那么多育儿书,但一看隔壁班那个同学进步那么快,一问原因是报了个班,就放弃了原来的理念。根本都不去考虑10年后, 这孩子可能是个学霸,但他不开心,不爱学习,不爱探索。


家长们更愿意学习和理解能够看到并且熟悉的东西:考试和竞争。你告诉家长要学习“复杂”体系,学会情感引导,学会发掘和面对自己的潜意识……大多数人会望而却步。很多人宁肯选择“反正我尽到做父母的责任了”,那么父母尽到了教育孩子的责任,还是尽到了伤害孩子的责任?父母是最爱孩子的人,但同时也可能是对孩子伤害最大的人。唯一的破解之道,是父母成为终身学习者。


每个人都应该为自己的大脑负责。多读点书,多找点原理,让自己做事的时候,内心更踏实一点。


w7.jpg
摄影师弗兰齐斯卡拍下孩子们探索“幽灵森林”的镜头,“他们知道自己要到哪里去”。

我这两年特别重视科学、重视这些批判性思维的书。早期没有这么重视,早期选书,觉得有用就挺好。像《你就是孩子最好的玩具》《正面管教》《不吼不叫》,选的都是这样的书,属于经验,确实有帮助。但知道原理会让你更安定。


有一次,《正面管教》的作者简·尼尔森来中国。我俩在一块演讲,说了同样一句话:“如果你在教孩子这件事上觉得痛苦,一定是因为你方法错了。”


你只要理解孩子,就不会觉得他们烦。孩子的学习力,从来没有减弱过。你就算把孩子扔到大街上,那些孤儿,也能够很快学会一身本领。


最可悲的反而是大人,才活到个二十来岁,就觉得自己什么都会了,就停了,其实是丧失了小孩子的学习能力。所以,父母要是不去改变自己,不去让自己变得更好,你怎么给人做起跑线?孩子是父母的复印件,学的是你行动的东西,而不是你嘴上说的东西。


w8.jpg
小留学生身着防护服等待回国。他们对当下发生了什么,信息知道得很快。

< 04 >
“未来的学校教育,会受到极大的挑战”

父母也能从孩子身上学到很多的东西,别老觉得自己都对。孩子获取信息的方式,跟我们已经完全不一样了。就拿使用搜索引擎来说,我们都是打字搜,孩子是拿语音说,说完以后搜出来一堆,他就把相关的全给看了,于是一下子知道一大堆东西。而且,他们处理信息的速度比我们快多了。人就是这样迭代的。


有一天,我因为读了本《东京传》,随口问嘟嘟他妈,“你知道100年前日本皇族过节的时候,有个特别的装扮是什么样吗?”嘟嘟的妈妈是研究流行时尚的,都不知道。但嘟嘟在旁边就说,“把牙齿染黑”。他说自己就是在网上到处瞎看,然后就知道了这些奇奇怪怪的知识。


我觉得未来的学校教育会受到极大的挑战。现在的孩子已经普遍反映,觉得学校教的东西不够有新意。但学校跟老师还没有完全面对这个现实,还想继续维持自己的权威。我有个朋友的小孩,就发飙说老师上课慢,一篇文章讲三节课。这种教育对于早就学会的孩子是不公平的,他因此浪费了很多时间,然后还有个别人是根本就学不会的,也浪费很多时间。


我们传统的教育,就是这样灌输的,二百年没变过。但同期的这个世界,从交通、信息、娱乐,全都变掉了。但教室从来没变过,除了黑板变成了电子屏 。不觉得这是一个特别可怕的事吗?


w9.jpg

越是注重孩子每一步的成功、为他们规避风险,越是会减损他们应对不确定的能力。


教育不能再像统一的模子。比如学校的体育课,想要培养团队精神,完全可以让孩子通过在校外参加运动队来解决了。不在一个班也没关系,既有友谊交际,也有team work。可能过了十岁就允许考大学,考上就上,考不上就算,把上大学变成一个像打游戏的过程。我觉得在有生之年,应该就能看见这些变化。

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 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支持 高兴 激动 给力 加油 淡定 生气 回帖 路过 感动 感恩 支持 高兴 激动 给力 加油 淡定 生气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立即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

";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